假扣押、假處分、假執行對您的影響?如何識破這些常見的財產欺詐手段?

一些常見的財產欺詐手段又被稱為假扣押、假處分、假執行,債權人為了保障自身利益,而向法院聲請「暫時將債務人的錢財扣住」,避免你脫產受到影響,如果您懷疑自己成為了假扣押的受害者,應立即尋求相關專業人士的幫助,採取合適的措施以保護自己的權益。要識破假扣押、假處分和假執行等財產欺詐手段,需要保持警惕,審查相關文件、留意相關程序、確認發信人的身份,並及時採取行動以保護自己的權益。
在辦公室煩惱的女人

如何避免自己受到假扣押處分執行

假扣押處分執行是一種嚴重的財產欺詐行為,可能給受害人造成經濟上的損失,也可能對其造成心理上的影響。以下是一些識破這些手段的建議:

注意審查相關文件

如果您收到了扣押、處分或執行的通知,一定要認真審查相關文件的真實性。查看文件上是否有公章、簽名等證明文件合法性的標誌,並仔細檢查文件上的文字和用語是否正確。

留意相關程序

如果您懷疑所收到的通知可能是欺詐,可以留意整個程序的過程。例如,要求您支付保證金或服務費用、要求您提供個人信息等等,這些都可能是欺詐的標誌。

確認發信人的身份

如果您收到了一封電子郵件或電話,聲稱是扣押、處分或執行的通知,請先確認發信人的身份。如果您不確定,可以與相關的機構或部門聯繫,以確認通知的真實性。

保持警惕

如果您懷疑自己成為了假扣押、假處分或假執行的受害者,請保持警惕並及時採取行動。可以向當地的法院、律師或其他專業人士尋求幫助。



假扣押是什麼意思?

假扣押是對個人財產金錢,以欺騙手段對財產進行扣押,或虛構扣押的情況,根據民事訴訟法第522條第1項。這種行為通常是有債務關係、或是不法犯罪團伙實施的,旨在騙取受害人的錢財或達到其他非法目的。

例如,假扣押者可能會假裝是法院、執行機構或其他相關機構,向受害人發送虛假的扣押通知,要求受害人支付保證金、服務費用等等,從而達到騙取受害人財產的目的。還有一種常見的情況是,假扣押者可能會使用虛假的文件或電子訊息,對受害人的財產進行扣押,並以此作為威脅,要求受害人付款。

假處分是什麼意思?舉例說明

假處分是非金錢的執行,例如不動產、土地處理或轉移,法院聲請暫時扣住債務人的房產。這種行為通常是由有借貸關係、勞工雇主關係或詐騙集團執行的,旨在轉移受害人的財產。

  • 還有一種常見的情況是,假處分者可能會偽造受害人的簽名,或使用虛假的文件或信息,對受害人的財產進行虛假處理或轉移,並以此作為威脅受害人。
  • 例如租屋問題,假設合約未到期,但房東硬要先取回房子做其用途,此時房客應聲請定暫時狀態假處分,以免自己無地可居住。
  • 勞工遭解雇,但還想繼續上班,應向法院聲請假處分,讓雇用關係一樣存在而可以繼續工作,公司不能干涉,若不向法院聲請,可能會給自己造成經濟上的損失,也可能對其造成心理上的影響。應立即尋求相關勞保局或法律的幫助,採取合適的措施以保護自己的權益。
  • 以詐騙集團來說,假處分者可能會假裝是法院、執行機構或其他相關機構,向受害人發送虛假的處分通知,要求受害人支付罰款、賠償費用等等,並威脅採取法律行動。

年老夫婦坐在沙發上,替未來沮喪的情緒互相安慰

假執行是什麼意思?

假執行是指法律程序判決後,還是有二、三審的機會。以達到騙取受害人財產的目的。這種行為通常是由原告/債權人或不法分子實施的,旨在非法佔有或轉移受害人的財產。

法院在宣告假執行時,根據民事訴訟法第392條第1項,可以要求原告,提供一筆費用作為擔保。在上訴後的終審判決中發現被告,其實無需賠償,但是被告的財產已因假執行而無法使用,法院可用原告最初提供的擔保金,來賠償被告。




以詐騙集團來說,假執行者可能會假裝是法院、執行機構或其他相關機構的工作人員,採取虛假的執行行動,如強制清算、拍賣等等,對受害人的財產或房屋進行非法佔有。還有一種常見的情況是,假執行者可能會偽造執行令或其他法律文件,以此來實施假執行行為。

假執行是一種嚴重的財產欺詐行為,可能給受害人造成經濟上的損失,也可能對其造成心理上的影響。如果您懷疑自己成為了假執行的受害者,應立即尋求相關專業人士的幫助,採取合適的措施以保護自己的權益。

糯米星球提醒您警惕財產欺詐的風險,要保護自己的財產和權益。如果您遇到了這些問題,最好立即聯繫律師或其他相關專業人士,以獲得幫助和建議。

相關房屋金融知識:

為什麼戶頭被凍結?成為警示戶如何解除自救?那還能貸款嗎?

二胎轉銀行可行嗎?二胎房貸轉貸是解套還是被套?

信用不好收入也不穩定!也可以跟銀行借錢嗎?

如何快速改善個人信用聯徵紀錄?

台中各地房價行情!快速瞭解自己的房子價值多少錢!